川渝人社五周年“成绩单”:协同发展托起民生幸福
川渝人社五周年“成绩单”:协同发展托起民生幸福
川渝人社五周年“成绩单”:协同发展托起民生幸福原标题:20年来,240余万人次无偿献血10.6亿毫升|“热血冰城”十获国家“无偿献血先进市(shì)”荣誉(róngyù)
哈尔滨,一座“血性”刻进基因的城市。20年来,10次获得(huòdé)国家“无偿献血(wúchángxiànxuè)先进(xiānjìn)市”荣誉,这里的街头献血车前,来无偿献血的人总是络绎不绝;从个体到团体,这座城市用实际行动证明,肥沃的黑土地,不仅(bùjǐn)能长出金黄麦浪,更能孕育出最(zuì)炽热(chìrè)的爱心。20年来,哈尔滨市有240余万人次投身到无偿献血队伍中,献血量达10.6亿毫升。
有爱的(de)人:从“小我”逐渐滋生“大爱”
对于无偿献血者来说无偿献血就像是一场(yīchǎng)“爱的长跑”
赵鹏飞和(hé)爱人多年来一直坚持无偿献血,记者来到哈尔滨市血液中心(zhōngxīn)时,便看到她趁着午休时间进行血小板捐献。
“2017年(nián)我开始捐献血小板,这次(cì)是我第48次献血。从(cóng)自身来讲,这么多年的(de)献血经历加深了我很多认识。刚开始献血时,可能(kěnéng)是‘小我’,觉得以后我或者家人需要用血时,会有便利。但后来我发现,需要用血液治疗疾病、挽救生命的人很多,所以慢慢这份‘小我’逐渐变成了‘大爱’,我只献出一两个单位(dānwèi)的血小板,可能就会帮助别人渡过难关,一个(yígè)午休的时间就能完成献血,我想坚持。”赵鹏飞告诉记者,在她和爱人的带动下,身边亲朋很多都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(duìwǔ),她也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奉献爱心。
进行无偿献血时,市血液中心会对献血者进行初筛,初步筛查通过(tōngguò)后开始正式采血。等血液采集(cǎijí)后,还需要进行全面(quánmiàn)检测血液、血液成分制备等后续多个科学严谨的检验流程(liúchéng),全部合格后,才可用于临床用血。此时,血液中心会给献血者发送一条献血成功的短信。“收到短信的那一刻我最开心了,我又可以帮助一个(yígè)人了。”
2000年(nián),雷鸣在中央大街献血车献了第一次血,后来工作忙碌便没能坚持。2017年,随着工作稳定,自己也(yě)越来越成熟,他开始希望能做点什么(shénme)帮助他人,便开始继续无偿献血。
“一(yī)开始我是献全血,半年才能献一次,后来我妻子因健康问题需要血小板治疗,那一刻我才真正了解无偿献血(wúchángxiànxuè),也从那时起,感恩无偿献血者、为社会作贡献的(de)心让我一直(yìzhí)坚持着献血小板。”截至目前,雷鸣献血20次,全血当量12800毫升。他认为无偿献血对(duì)他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。“而且献血对身体有益,每次进行的体检筛查还能帮我及时掌握(zhǎngwò)自己的健康情况。力所能及、有益健康、挽救生命……献血真的很好(hǎo)!”、
“献血是(shì)荣誉,是自豪。”在哈尔滨市血液中心,正在献血的(de)于家宝告诉记者,作为普通市民,每当想到临床患者(huànzhě)用血后恢复健康、看到新闻说患者转危为安时(shí),就感觉自己的行为很(hěn)有意义(yìyì)和价值。“哈尔滨是个有爱的城市,有血性的人真的很多,看到大家这么正能量有爱心,我也想加入这个队伍。”2024年,于家宝献血24次,今年他计划也要献满。
献血团体:有“老兵退休(tuìxiū)”,也有新面孔加入
在哈尔滨市阿城区,有一群人,每月固定时间会“组团”来到哈市(hāshì)血液中心无偿献血,他们是阿城献血“应急队(duì)”。
团队(tuánduì)成员陈彤艳告诉记者,最初她和大家一样,都是(shì)单独去献血,后来大家熟悉(shúxī)了(le)就建了个微信群。至今献血185次、全血当量196400毫升的陈彤艳在团队中算是“老兵”,献血经验(jīngyàn)、知识更多,就成了群主,也是群里的“大管家”,从献血前如何饮食、带什么证件、献血时需要做什么,献血后如何护理,再到(dào)组织去献血等,事无巨细,面面俱到。
“群里的(de)成员都是在献血过程中(zhōng)认识的,久而久之我们就建了(le)群,口口相传之下,群成员越来越多,如今已经近百人。哈市(hāshì)血液中心也给了我们很大(hěndà)的帮助,如果有阿城的献血者,也会宣传一下我们这个群,并帮助我们成立献血应急队。”陈彤艳介绍,以前大家都是分头行动(xíngdòng),现在每个月都会在固定的两天一起去哈市血液中心,群员提前在群里报名(bàomíng)。“这些年来,有一些成员因年龄原因在队伍中‘退休’,但一直都有新面孔不断加入。”
说起一路走来,陈彤艳也很有感慨。“我第一次(dìyīcì)献血(xiànxuè)是看到我姐姐胳膊上(shàng)绑着医用绷带,听到她献血了(le),我便也去了。一开始我妹妹、妹夫等家人不理解我,觉得那么多人献血,不缺我这一个,我就给他们(tāmen)宣教,告诉他们献血对(duì)身体的好处,也是帮助明天的自己,多我们一份血液,就多一条生命被挽救。后来我还带着他们一起去,结果我和妹妹成功献血。献血既能帮助别人,也能帮助自己,这样有意义的事,我一直带动着身边人一起。”陈彤艳告诉记者(jìzhě),群里有一位李大哥,他和爱人是做餐饮行业的,每到献血的日子(rìzi),都会闭店半天。一群善良、有正能量的人聚在一起做着奉献爱心的事,令人感动(lìngréngǎndòng)又鼓舞。
记者了解到,为(wèi)做到科学合理用血,确保用血安全,哈市血液中心一直把血液安全作为工作重心,20多年里(lǐ)不断完善(bùduànwánshàn)血液安全体系建设,在感恩回馈广大无偿献血者的同时,为临床(línchuáng)供足血、供好血奠定坚实基础。送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
二十载悠悠岁月(yōuyōusuìyuè),冰城献血者们始终默默坚守,总计240万余人次(wànyúréncì)投身到献血队伍(duìwǔ)中,献血量达10.6亿毫升。每一位无偿献血者都是普通人中的一员,但他们却(què)用“举手之劳”汇聚暖流,给他人生命的希望,用臂膀托起生命温度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(yìngyòng)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(zhuómùniǎo)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(běn)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原标题:20年来,240余万人次无偿献血10.6亿毫升|“热血冰城”十获国家“无偿献血先进市(shì)”荣誉(róngyù)
哈尔滨,一座“血性”刻进基因的城市。20年来,10次获得(huòdé)国家“无偿献血(wúchángxiànxuè)先进(xiānjìn)市”荣誉,这里的街头献血车前,来无偿献血的人总是络绎不绝;从个体到团体,这座城市用实际行动证明,肥沃的黑土地,不仅(bùjǐn)能长出金黄麦浪,更能孕育出最(zuì)炽热(chìrè)的爱心。20年来,哈尔滨市有240余万人次投身到无偿献血队伍中,献血量达10.6亿毫升。
有爱的(de)人:从“小我”逐渐滋生“大爱”
对于无偿献血者来说无偿献血就像是一场(yīchǎng)“爱的长跑”
赵鹏飞和(hé)爱人多年来一直坚持无偿献血,记者来到哈尔滨市血液中心(zhōngxīn)时,便看到她趁着午休时间进行血小板捐献。
“2017年(nián)我开始捐献血小板,这次(cì)是我第48次献血。从(cóng)自身来讲,这么多年的(de)献血经历加深了我很多认识。刚开始献血时,可能(kěnéng)是‘小我’,觉得以后我或者家人需要用血时,会有便利。但后来我发现,需要用血液治疗疾病、挽救生命的人很多,所以慢慢这份‘小我’逐渐变成了‘大爱’,我只献出一两个单位(dānwèi)的血小板,可能就会帮助别人渡过难关,一个(yígè)午休的时间就能完成献血,我想坚持。”赵鹏飞告诉记者,在她和爱人的带动下,身边亲朋很多都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(duìwǔ),她也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奉献爱心。
进行无偿献血时,市血液中心会对献血者进行初筛,初步筛查通过(tōngguò)后开始正式采血。等血液采集(cǎijí)后,还需要进行全面(quánmiàn)检测血液、血液成分制备等后续多个科学严谨的检验流程(liúchéng),全部合格后,才可用于临床用血。此时,血液中心会给献血者发送一条献血成功的短信。“收到短信的那一刻我最开心了,我又可以帮助一个(yígè)人了。”
2000年(nián),雷鸣在中央大街献血车献了第一次血,后来工作忙碌便没能坚持。2017年,随着工作稳定,自己也(yě)越来越成熟,他开始希望能做点什么(shénme)帮助他人,便开始继续无偿献血。
“一(yī)开始我是献全血,半年才能献一次,后来我妻子因健康问题需要血小板治疗,那一刻我才真正了解无偿献血(wúchángxiànxuè),也从那时起,感恩无偿献血者、为社会作贡献的(de)心让我一直(yìzhí)坚持着献血小板。”截至目前,雷鸣献血20次,全血当量12800毫升。他认为无偿献血对(duì)他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。“而且献血对身体有益,每次进行的体检筛查还能帮我及时掌握(zhǎngwò)自己的健康情况。力所能及、有益健康、挽救生命……献血真的很好(hǎo)!”、
“献血是(shì)荣誉,是自豪。”在哈尔滨市血液中心,正在献血的(de)于家宝告诉记者,作为普通市民,每当想到临床患者(huànzhě)用血后恢复健康、看到新闻说患者转危为安时(shí),就感觉自己的行为很(hěn)有意义(yìyì)和价值。“哈尔滨是个有爱的城市,有血性的人真的很多,看到大家这么正能量有爱心,我也想加入这个队伍。”2024年,于家宝献血24次,今年他计划也要献满。
献血团体:有“老兵退休(tuìxiū)”,也有新面孔加入
在哈尔滨市阿城区,有一群人,每月固定时间会“组团”来到哈市(hāshì)血液中心无偿献血,他们是阿城献血“应急队(duì)”。
团队(tuánduì)成员陈彤艳告诉记者,最初她和大家一样,都是(shì)单独去献血,后来大家熟悉(shúxī)了(le)就建了个微信群。至今献血185次、全血当量196400毫升的陈彤艳在团队中算是“老兵”,献血经验(jīngyàn)、知识更多,就成了群主,也是群里的“大管家”,从献血前如何饮食、带什么证件、献血时需要做什么,献血后如何护理,再到(dào)组织去献血等,事无巨细,面面俱到。
“群里的(de)成员都是在献血过程中(zhōng)认识的,久而久之我们就建了(le)群,口口相传之下,群成员越来越多,如今已经近百人。哈市(hāshì)血液中心也给了我们很大(hěndà)的帮助,如果有阿城的献血者,也会宣传一下我们这个群,并帮助我们成立献血应急队。”陈彤艳介绍,以前大家都是分头行动(xíngdòng),现在每个月都会在固定的两天一起去哈市血液中心,群员提前在群里报名(bàomíng)。“这些年来,有一些成员因年龄原因在队伍中‘退休’,但一直都有新面孔不断加入。”
说起一路走来,陈彤艳也很有感慨。“我第一次(dìyīcì)献血(xiànxuè)是看到我姐姐胳膊上(shàng)绑着医用绷带,听到她献血了(le),我便也去了。一开始我妹妹、妹夫等家人不理解我,觉得那么多人献血,不缺我这一个,我就给他们(tāmen)宣教,告诉他们献血对(duì)身体的好处,也是帮助明天的自己,多我们一份血液,就多一条生命被挽救。后来我还带着他们一起去,结果我和妹妹成功献血。献血既能帮助别人,也能帮助自己,这样有意义的事,我一直带动着身边人一起。”陈彤艳告诉记者(jìzhě),群里有一位李大哥,他和爱人是做餐饮行业的,每到献血的日子(rìzi),都会闭店半天。一群善良、有正能量的人聚在一起做着奉献爱心的事,令人感动(lìngréngǎndòng)又鼓舞。
记者了解到,为(wèi)做到科学合理用血,确保用血安全,哈市血液中心一直把血液安全作为工作重心,20多年里(lǐ)不断完善(bùduànwánshàn)血液安全体系建设,在感恩回馈广大无偿献血者的同时,为临床(línchuáng)供足血、供好血奠定坚实基础。送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
二十载悠悠岁月(yōuyōusuìyuè),冰城献血者们始终默默坚守,总计240万余人次(wànyúréncì)投身到献血队伍(duìwǔ)中,献血量达10.6亿毫升。每一位无偿献血者都是普通人中的一员,但他们却(què)用“举手之劳”汇聚暖流,给他人生命的希望,用臂膀托起生命温度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(yìngyòng)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(zhuómùniǎo)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(běn)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